文/孔文清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的當下,燃油車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陣痛。
但數據顯示其仍占據重要市場份額,而智能化升級正成為其守住陣地的關鍵突破口。
全球與中國市場:份額收縮但仍占主導地位
從全球市場來看,燃油車雖呈逐年下滑趨勢,但仍處于主導地位。2023年全球燃油車銷量占比超過83%,盡管新能源車滲透率已達22%,但燃油車在多數國家和地區仍因基礎設施適配性、使用習慣等因素保有優勢。2024年這一格局未發生根本性逆轉,新興市場的需求支撐讓燃油車全球占比維持在70%以上,不過同比下滑態勢已十分明顯。2025年上半年,全球燃油車仍穩守70%以上的市場份額,銷量突破7200萬輛,這一數據遠超新能源汽車19.7%的全球滲透率。
不同區域市場呈現顯著分化:歐盟純電車型份額僅15.6%,混動車型占比卻達34.8%,反映出當地消費者對漸進式能源轉型的偏好;而新興市場的燃油車需求仍是支撐其全球份額的核心力量。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傳統內燃機汽車全球占比已降至56.7%,半年與季度數據的差異既與統計口徑(是否包含混動車型)相關,也預示著燃油車份額的加速收縮趨勢。
中國市場的變化更為劇烈,呈現出“快速收縮但仍守半壁江山”的特征。2023年中國燃油乘用車國內銷量達1404.3萬輛,占據64%的市場份額,仍是市場主流。但2024年市場格局發生轉折,新能源車月度滲透率在下半年連續5個月突破50%,全年燃油車市場份額降至52.6%左右,1-11月零售量同比下降15%,守住市場主導地位的壓力陡增。
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車總銷量為1565.3萬輛,其中燃油車銷量871.6萬輛,占比達55.7%,這一數據與新能源車44.3%的滲透率形成對應,印證了燃油車仍保有市場主體地位。不過市場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插混車型以13.7%的市占率成為增長主力,同比增速達55.2%,直接分流10-15萬元燃油家轎用戶;且7月新能源車滲透率已攀升至54.6%,燃油車的主導優勢正被持續削弱。與此同時,燃油車需求收縮也體現在能源消費端,2025年上半年全國汽油表觀消費量累計7230.80萬噸,同比下降6.95%,新能源車替代汽油量達1660萬噸,替代率升至18.67%。
智能化突圍:奇瑞瑞虎9的實踐樣本
面對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碾壓式競爭,燃油車企業開始發力“油電同智”,奇瑞瑞虎9成為其中的典型代表。這款定價13.79-18.89萬元的燃油SUV,通過硬件升級與系統優化,打破了“燃油車與高階智駕絕緣”的行業偏見。
在核心智能配置上, 瑞虎9(參數|詢價)搭載了獵鷹500智駕系統與8255車規級芯片,構建起同級領先的智能座艙與駕駛輔助能力。其智駕功能覆蓋了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撥桿變道等L2級功能,還能通過多傳感器融合實現精準的行車與泊車輔助,甚至具備疲勞駕駛提醒、限速控制等主動安全配置。這些配置背后,是奇瑞對燃油車智能化技術瓶頸的針對性突破——通過優化整車供電邏輯,將智駕系統與發動機聯動供電,解決了12V低壓系統的功耗難題;采用風冷方案滿足智駕芯片散熱需求,未顯著增加成本與整車布置難度。
瑞虎9的智能化實踐具有行業示范意義。其“將新能源高新科技搬到燃油車型”的思路,配合親民定價,展現了燃油車通過智能化提升產品力的有效路徑。這一策略也與奇瑞集團的整體規劃相呼應,奇瑞計劃在2025年底實現超30款燃油車搭載高階智駕系統,持續推進“油電同智”布局。
此外,燃油車在保值率上的傳統優勢,也為智能化燃油車提供了差異化競爭力——豐田凱美瑞五年保值率仍有58%,大眾朗逸達44.9%,遠超同價位新能源車的長期保值水平。
未來發展:在存量競爭中求生存
燃油車市場的收縮已成定局,但并非進入“死亡倒計時”,其未來生存空間將取決于三大核心方向。
技術層面,突破智能化先天限制是關鍵。燃油車需持續攻克電子電氣架構、動力響應延遲等難題,可借鑒博世等企業的解決方案,通過與供應商聯合攻關優化供電與散熱系統,同時將發動機控制、底盤調校的傳統優勢融入智駕算法。像大眾與大疆合作量產智駕系統、奔馳升級燃油車傳感器布局等案例,已指明技術升級的可行路徑。奇瑞等企業推動的“油電同智”規模化落地,更有望降低高階智駕在燃油車上的應用成本。
市場層面,需聚焦差異化需求。在充電基礎設施薄弱的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燃油車的補能便利性仍具不可替代性;而在20萬元以下價格帶,通過“性價比+基礎智能化”組合,燃油車仍能吸引對續航無焦慮的用戶。2024年日產軒逸、大眾朗逸等經典燃油車型的持續熱銷,證明成熟市場需求仍在。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進一步顯示,即使在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0%的月份,燃油車在入門市場和下沉市場的銷量韌性依然顯著。
政策層面,需適應轉型節奏。全球多國已出臺燃油車禁售時間表,但多集中在2030年之后,這為燃油車預留了技術升級與市場過渡的窗口。企業需在滿足排放標準的同時,將智能化投入控制在合理成本范圍內,避免陷入“升級即虧損”的困境。中國市場方面,新能源車滲透率已提前十年逼近“2035年超50%”的規劃目標,但政策層面仍為燃油車保留了轉型空間,排放標準的逐步升級將倒逼燃油車向“高效+智能”方向進化。
總體而言,燃油車市場份額將繼續收縮,但未來5-10年仍將保有30%-50%的全球市場份額。在新能源未完全覆蓋的需求場景中,實現“機械素質+基礎智能化”均衡發展的燃油車,仍能找到生存空間。而奇瑞瑞虎9的探索與奇瑞集團的規模化規劃證明,智能化不是新能源汽車的專屬,而是燃油車在轉型期守住市場的必答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