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金九”成色作為檢驗車企體質的關鍵指標,上汽集團再次以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答卷,展示了其作為行業領軍者的高度與韌性。
2025年9月,上汽集團銷售整車44萬輛,同比增長40.4%,銷量規模位居行業第一,實現今年以來單月銷量“九連漲”,產銷存結構持續優化,在國內市場牢牢占據頭部地位。
銷量的強勢攀升更轉化為扎實的盈利增長,上半年財報顯示,上汽集團扣非凈利潤達54.3億元,同比激增432.2%,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210.4億元,同比增長85.9%,實現 “量價利”的全面躍升。
這份成績單背后,不僅是市場數據的周期性反彈,更是一家傳統制造巨頭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從“規模導向”到“質量導向”、從“合資依賴”到“自主引領”結構性躍遷的生動寫照。
改革“深水區”:組織再造激發內生動力
如果說單月數據的飄紅尚存偶然,那么今年以來的銷量“九連漲”則揭示了增長的必然。
深入剖析上汽9月成績單,三大支柱性指標尤為亮眼:自主品牌單月銷售29.4萬輛,同比猛增50.4%,前9月占比攀升至64%;新能源車銷售近19萬輛,創歷史新高;海外市場銷售10.1萬輛,繼續保持穩健輸出。
這意味著,曾被外界視為轉型包袱的龐大體系,已成功將規模優勢轉化為創新勢能,自主、新能源與海外業務構成的增長“新三角”不僅愈發穩固,更成為驅動上汽集團高質量增長的核心引擎。
業績持續增長的底層邏輯,源于上汽的改革勇氣。自去年以來,上汽圍繞整車業務進行系統性重構,成立“大乘用車”與“大商用車”板塊,打破以往各自為戰的組織壁壘,打通研發、制造、營銷的全鏈路。
這場“一體化”運營改革的核心,在于將傳統車企的規模優勢轉化為敏捷的創新勢能。改革成效則直接體現在市場端:產品開發周期從以往的數年大幅縮減至18個月,讓上汽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響應市場變化。
正是這種高效的體系,支撐了近期多款新品近乎“現象級”的市場表現——尚界H5上市1小時大定10000輛、新一代智己LS6上市27分鐘鎖單破萬、全新MG4上市15天大定鎖單26000輛、 奧迪E5 Sportback(參數|詢價)上市30分鐘訂單量飆升至10153輛。
“技術標簽”成為破局關鍵
一系列爆款的密集誕生,絕非偶然。如果說架構重組是改革的“骨架”,那么技術創新與產品落地便是填充其間的“血肉”。
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中,上汽旗下新品能脫穎而出實現“上市即爆款”,靠的不是價格戰,而是鮮明且領先的“技術標簽”,彰顯“技術-產品-市場”的高效轉化能力。
自主高端賽道上,新一代智己LS6憑借劃時代的“恒星超級增程”,以450km純電續航徹底消除了用戶對新能源車的核心焦慮,開創了“自帶超充樁的電車”新品類,打破增程市場同質化僵局。
主流市場中,尚界H5作為上汽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戰略車型,在“華為智駕+上汽制造”深度賦能下以遠超同級的智能出行體驗定義15萬級市場價值標桿,成為“技術共生體”的成功實踐。
榮威M7 DMH搭載的DMH 6.0超級混動系統,以行業首創的21合1混動管理系統,實現了160km純電續航與2050km綜合續航的領先表現,精準擊中家庭用戶核心痛點。
全新MG4以“全球首發量產半固態電池”的先鋒姿態,將前沿科技帶入10萬級主流市場,重新定義了“技術平權”。
合資品牌的煥新同樣亮眼。奧迪E5 Sportback作為傳統豪華品牌全力轉型的力證,以 電動quattro四驅系統+與Momenta深度共創的輔助駕駛,實現中方技術賦能合資轉型的突破。
誕生于“逍遙”超級融合架構,搭載“真龍”增程系統和“逍遙智行”輔助駕駛系統的別克至境L7,則代表了合資品牌在增混市場技術領先的新高度。
在這批陸續上市的優質新品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簡單的技術堆砌,而是上汽體系化技術創新能力經過深度改革后的集中釋放。這種“自主技術反哺合資、合資品牌拉動高端認知”的協同效應,正是上汽改革中“全品牌價值提升”戰略的生動體現。
“Glocal”戰略下的全球視野
在國內市場高歌猛進的同時,上汽的全球化布局也已進入精耕細作的新階段。上汽9月的海外表現,詮釋了“本地化生態+技術輸出”的全新邏輯。
今年9月份,上汽海外市場銷售10.1萬輛,同比增長12.2%,1-9月累計銷售76.5萬輛,同比增長3.5%。在競爭激烈的歐洲市場,MG品牌前9個月終端交付已超過22萬輛,在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多個國家穩居中國品牌榜首。
這種突破源于“全球視野+本土匠心”Glocal戰略的支撐。作為中國首家有系統、有規劃、成建制“走出去”的汽車企業,上汽已經建立了集研發、營銷、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車等為一體的面向全球市場的汽車產業鏈,產品和服務進入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
在海外市場,上汽已經實現了“產品定制+渠道布局+服務保障”的本地化協同。在歐盟市場,通過調整產品結構與貿易策略,成功應對反補貼稅挑戰,保持增長韌性;在德國面對與本土品牌之間的經銷商網絡數量差距,通過構建“線下網點+遠程技術服務”的創新模式彌補服務體驗差距。
如今,上汽的出海戰略早已從“貿易輸出”升級為“體系輸出”和“品牌輸出”,實現了從“單純賣車”到“運營品牌”的跨越,也為中國汽車品牌全球化提供了可復制的生態方案。
寫在最后
上汽集團的“九連漲”,本質上是一場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重塑結構的勝利。通過自身的改革實踐,上汽為身處轉型陣痛期的傳統車企提供了寶貴啟示:以組織重構破除效率瓶頸,通過自主業務整合實現“勁往一處使”的效果;以技術開放筑牢核心壁壘,聯合華為、寧德時代、OPPO等伙伴構建“技術朋友圈”,在三電系統、智能駕駛等領域建立差異化優勢。
通過深化改革,上汽不僅實現了銷量的V型反彈,更重要的是完成了發展邏輯的根本性轉變——從依賴規模效應到依靠技術創新,從追求市場份額到注重利潤質量,從深耕國內市場到運營全球品牌。
面對未來的競爭,已打好改革攻堅戰的上汽,正展現出更強勁的發展韌性與更清晰的戰略定力。
隨著技術紅利持續釋放、產品矩陣日益完善、全球布局不斷深化,上汽集團必將以更昂揚的姿態,引領中國汽車產業穿越周期、行穩致遠,在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征程中,繼續扮演引領者與探索者的雙重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