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 廣汽本田P7(參數|詢價)正式上市,官方售價區間為 19.99 萬 - 24.99 萬元。廣汽本田 P7 作為本田在華新能源戰略的核心車型,其意義遠超單一產品本身,既是品牌電動化轉型的 “破局之作”,也是技術理念升級、市場格局重塑的關鍵。也標志著本田正式告別 “油改電” 過渡模式,進入純電平臺化生產的全新階。
起初,本田對P7寄予厚望,上市24小時就公布了訂單量,數字為5365輛。但是這訂單量的水分比較大,因為根據本田P7的實際銷量數字,P7在4月份銷量437輛,5月份銷量142輛,6月份166輛,7月份200輛,8月份253輛,9月份196輛。
其實,這款車從上市開始就挺不容易的,一波三折的。廣汽本田P7還有一款同平臺車型,是東風本田S7。東風本田S7先上市,價格是25.99萬和30.99萬。可能是因為S7賣得不太理想,才過了一個多月,到了4月,廣汽本田就推出了自家的純電SUV——P7。這次P7一口氣推出了三款車型,價格也更親民,官方直接定價在19.99萬到24.99萬之間。然而,就是這樣的大降價,用戶還是不買單。
其實P7的產品賣點是不錯的,搭載前雙叉臂 + 后五連桿獨立懸架,配合 ADS 自適應電磁減震系統,可實時調整懸架軟硬度。搭載寧德時代 90kWh 定制三元鋰電池,單電機版 CLTC 續航達 650km,雙電機版 620km。歷經 4 年超 150 萬公里極端環境測試(含高寒、鹽霧、砂石路等),完成 372 次整車碰撞試驗,402 臺試作車驗證,品質可靠性遠超行業標準。
但是本田P7也有很多硬傷,比如說,不少新勢力已大規模應用 800V 平臺,P7 仍堅守傳統技術架構,快充速度、電耗控制等核心指標一般。
盡管搭載高通 8155 芯片,但 Honda Connect 4.0 系統操作邏輯仍停留在燃油車思維。全系僅標配基礎 L2 級 Honda SENSING 系統,而同價位國產競品已將城市 NOA 作為標配,甚至支持全場景智能駕駛。
而此次本田P7的降價,有不少分析認為,這是2025年底的清庫存,因為到2026年開始將開始收取購置稅,那倒是可能會面臨全新的競爭環境。但是也有分析認為,這步操作既精準擊中了自身銷量低迷的核心痛點,也讓 15 萬級純電 SUV 市場的競爭格局瞬間重構。
那么大家覺得本田P7降價到14.99萬之后,可以扭轉頹勢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