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兩輪電動車的“下半場”剛剛拉開序幕。
新國標正式執(zhí)行后,各大電動車企業(yè)都搶先答題,有雅迪、臺鈴、五羊本田等品牌搶先試水,也有九號小牛等企業(yè)蓄勢待發(fā)。
新電車上市后,很多消費者的第一觀感是:變貴了。
新國標車型與舊車型相比,不少都會提價500-1000元。
更安全更合規(guī)的電車漲價無可厚非,在眾多新車中有款車型卻與眾不同,它變得更值了——五羊本田最新發(fā)布的U-be2026款電動車,不僅用上了寧德系,還把原本萬元電車上的電池拉到四千元以上的級別。
五羊本田原本是電動車領域的后來者,為何有底氣掀桌子?
01
電動車圈的后輩,找到了舒適區(qū)
在摩托車領域,本田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去年仍是摩托車全球銷量第一,五羊本田在國內也生產過不少“長青爆款”。
提到五羊本田,很多人會覺得它是電動車領域的“后來者”,畢竟雅迪、愛瑪已經深耕多年,九號、小牛也靠智能化圈了一波年輕粉,而根據2025年中關村在線發(fā)布的電動車品牌排行榜,五羊本田在綜合排名中位列第7位,與其在摩托車領域的地位相去甚遠。
但很少有人知道,五羊本田做電動車其實算是回歸老本行,甚至從技術底子上看,它在新國標時代的優(yōu)勢,是其他品牌很難復制的。
首先,造電動車是五羊本田的舒適區(qū)。
本田摩托創(chuàng)業(yè)初期正處二戰(zhàn)之后,當時百廢待興,各行各業(yè)都需要運輸工具來周轉貨物和出行,本田宗一郎發(fā)現(xiàn)了商機,有了打造兩輪便捷工具的想法,進而就締造了龐大的兩輪帝國。
本田研發(fā)的首款摩托車極為簡陋,就是簡單地將用于驅動發(fā)電機的單缸內燃機,強行安裝到了自行車上,進而生產出了本田歷史上第一臺“電動自行車”。
這個產品一上市就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畢竟它機動性更強,還很省油售價也不貴,也為第一輛本田摩托車誕生打下了基礎。
而五羊本田的母公司之一廣州五羊,本身就是國內最早做自行車研發(fā)的企業(yè)之一。也就是說,五羊本田在兩輪出行領域的技術積累,不是幾年而是幾十年。
從摩托車的發(fā)動機、車架設計到制動系統(tǒng),這些核心技術恰恰是新國標對電動車要求的關鍵點。
其次,新國標精準踩中五羊本田技能點。
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的要求有多嚴?
整車重量不能超過55kg,電機功率不超過400W,制動距離要符合摩托車級標準,還要兼顧輕量化和安全性。這對很多只做過傳統(tǒng)電動車的品牌來說,是從零補課,但對五羊本田來說,這些都是老本行。
U-be2026款的車身采用了大面積金屬鍛造,比傳統(tǒng)塑料車身輕了3kg,其抗沖擊性提升了2倍;制動系統(tǒng)直接沿用了本田摩托車的調校邏輯,濕滑路面的制動距離比國標要求還短0.5米。
更關鍵的是,五羊本田有一批死忠粉。在國內多個城市實施“禁摩令”后,很多本田摩托車用戶轉而選擇五羊本田的電動車。
這種“技術底子+用戶基礎”的組合,讓五羊本田在電動車領域游刃有余。
02
通勤爆款背后,選擇比努力重要
想在海量的電動自行車市場中打造一款通勤爆款,絕非易事。每個成功的品牌都有其獨特的標簽:雅迪的“國民神車”形象深入人心,九號憑借智能與設計被譽為“縣城邁巴赫”。
五羊本田殺入電車市場,破局的關鍵全靠兩個關鍵選擇。
1.抱緊“小寧王”大腿,不走彎路
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五羊本田選擇寧德時代旗下的企業(yè),相當于給自己上了雙重保險:實力保險+爆款保險。
論實力,寧德時代在電池領域的地位毋庸置疑,哪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用上寧德時代電池,就意味著有了續(xù)航和安全的保障。
五羊本田選擇的新能安,被稱為兩輪電動車領域的“小寧王”,是寧德時代的“嫡親兒子”,不管是電池技術,還是安全DNA,都一脈相承。他們建了業(yè)內頂級的實驗室,研發(fā)人員50%以上都是碩博學歷,光測試就做了16000多項,像冰封浸泡、9噸卡車碾壓不起火,都是基操。
除此之外,新能安的電池還是很多大品牌電動車的選擇,像小牛的NXT/FXT Ultra、九號M5系列,就連五羊本田的E-VO電摩用的都是新能安電池。
在這兩重保險的加持下,產品不敢說一定大爆至少不會走彎路。
2.和市場反著來,越級PK
電動車新國標時代,很多品牌相當于走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五羊本田作為摩托車老手,更早意識到“超預期”對用戶的吸引力。
像這次最新推出的U-be2026款,直接對標小牛的高端線產品,把智能化功能拉滿。
手機開鎖、智能檢測、APP遠程互聯(lián)查看車輛狀態(tài)、NFC/藍牙/APP解鎖等功能,國內主流的油動踏板車企都還未普及,五羊本田就已經將這些功能應用到體型最小的U-be上。
除了智能化標配,五羊本田的U-be2026款在電池上也是越級PK。
U-be搭載的新能安雪豹電池原本是高端線明星產品,上一次搭載這款電池的小牛電動NXT/FXT Ultra,售價在1萬出頭。
將萬元高端電池配置拉至4000元以上的檔位,不僅是價格上更親民,更是高性能、長續(xù)航、強安全電池技術的普惠。
綜合來看,五羊本田不是最牛的電車品牌,卻是最聰明的品牌。
03
懂用戶,才是永恒的通關密碼
電動車市場比拼已經進入下半程,未來比拼的不僅是表面上的產品力,而是背后的邏輯——用戶思維。
對于普通的老百姓家庭來說,經濟實用高性價比的電動車是王道,因此前幾年雅迪爆火;最近幾年,電動車成了社交符號,智能化和科技感成為潮流,從而捧紅了九號、小牛和極核。
新國標執(zhí)行后消費者換新必然面臨“選擇焦慮”,到時候誰能提前找準他們的痛點和需求,誰就是贏家。
未來,電動車市場將迎來兩個趨勢:
1.安全是最大的豪華
電池安全是用戶最關心的,也是新能安的王牌。
從源頭上來看,新能安有16000+項測試用例,從原材料到電池包,再到終端應用,全層級都要測試。比如電芯要經過兩倍過充測試,不燃燒;整包要經過針刺測試,用5mm的鋼針以50mm/s的速度穿刺滿電電池包,不起火不爆炸。
更貼近實際使用場景的測試還有很多。模擬車輛碰撞的沖擊測試,對電池6個方向施加150g的最大加速度,還要承受18+次機械沖擊,要知道國標只要求6次;他們還會模擬劇烈碰撞的擠壓測試,多角度施加50KN的擠壓力,讓電池形變量達到70%,依舊不起火;想做通勤神器,防水必不可少,新能安的防水測試,直接把電池包浸在1米深的水下。
這些對于經歷了諸多電池安全事故報道后,變得愈發(fā)謹慎的消費者而言,是最具說服力的購買理由。
2.質價比下的技術平權
技術平權是近兩年汽車圈的熱門詞匯,尤其是2025年被稱為全民智駕元年,宣告了智駕平權時代的開始。如今平權的風吹到了電動車領域,五羊本田的U-be就是本田和新能安技術下放的產物。
之前高端電池只在萬元級電摩上用,普通消費者很難接觸到,但現(xiàn)在通過和五羊本田的合作,新能安把高端電池下放到了4000元以上的車型,讓普通人也能用上寧德系的好電池。
比如五羊本田的E-VO系列電摩,用的是新能安的坤元電池,3C持續(xù)放電、3000次循環(huán)壽命,是萬元級電摩的頂配;而U-be2026款用的雪豹電池,雖然定位不同,但核心技術源自同一體系,相當于把萬元級的電池技術,裝進了平民價位的車里。
這種技術平權,其實是新國標下半場的核心趨勢:消費者不再為合規(guī)買單,而是為體驗買單。誰能解決用戶的真實痛點,誰就能在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
風口總會變化,技術不斷迭代,但商業(yè)的本質始終圍繞人性展開。
誰能讓用戶先爽,誰就能吃到最大的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