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開車總遇到些糟心事兒:高速上想進匝道,車流密集不敢變道;商場找車位,剛看到空位就被別人搶了;開純電車出門,總擔心半路沒電……最近試了全新MG4 530智趣版,發現它在這些“痛點”上的表現,倒是挺貼合咱們普通車主的需求——沒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宣傳,反而在“好開、省心”上做了不少實用設計。
高速開著不緊張,輔助駕駛像“老司機”搭把手
很多人買純電車會關注輔助駕駛,但更在意“能不能真用上、用著安不安全”。這款車搭了地平線征程6E芯片,實際開下來,它的高速NOA不是“花架子”,反而能幫著解決不少麻煩。
比如高速進匝道時,遇到持續車流不用一直盯著后視鏡找機會——系統會提前預判周圍車輛的意圖,慢慢逐級變道,不會突然猛打方向,匯入主路時很平穩。要是遇上堵車,車速低于10km/h也能自主變道,不像有些車得等到30km/h以上才能用,過收費站或者緩行路段時,腳不用一直踩油門剎車,能省不少力。
還有個細節挺貼心:從匝道剛進高速主路,短短68.6米就能激活輔助駕駛,不用等很久才切換到智能模式,銜接得很順。開高速過彎時,車身也能穩穩居中,不會左右“畫龍”,遇到突發情況不會突然急剎,坐起來不晃。對比之前試的一些同價位車型,這款車的輔助駕駛更“從容”,像有個老司機在旁邊輕輕搭把手,不是那種讓人緊張的“機械操作”。
停車不用“揉庫”,新手也能輕松搞定
找車位難,停進去更難——尤其是商場那種窄車位,新手往往得來回倒好幾次。這款車的智能泊車,倒是把“方便”做到了實處。
首先是找車位快:還沒完全拐進停車區的彎道,系統就能識別車位,最多能同時顯示8個,比有些車多2個。遇到節假日商場車位緊張,后面有車催的時候,不用慌慌張張找位置,提前看到空位就能“卡位”。
停進去也省心:垂直車位停好后,車頭能自動和邊界保持安全距離,不會凸出一截怕被剮蹭。實測下來,精準泊入的成功率有94%,不用下車確認“有沒有停正”,一鍵就能搞定。最實用的是“自動泊出”——就算前后車位的車換了,間距變窄,也不用反復打方向,直接一鍵就能駛離,對新手來說太友好了。
續航夠日常用,充電不用等太久
純電車的“續航焦慮”,關鍵看“能不能滿足日常需求”。這款車標稱530公里續航,實際開下來,日常通勤每天50公里左右,充一次電能用一周,不用天天找充電樁。周末去周邊城市玩,比如從市區到郊區100多公里,來回跑也不用中途補電,不用規劃“哪里能充電”。
電耗也不算高,10.4kWh/100km——就算和比它輕近500公斤的小車比,這個電耗水平也不落后,開起來不用刻意“省電”。要是真得補電,20分鐘能從30%充到80%,比有些同價位車型快5分鐘,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補夠返程的電,不用在充電樁旁等太久。
車機不卡頓,屏幕好用還貼心
中控屏是15.6英寸的2.5K屏,看著清晰是基礎,更實用的是它的“3A鍍膜”——白天陽光強的時候不反光,平時觸控也不容易留指紋,不用老擦屏幕。之前試有些車,夏天陽光直射屏幕就看不清,這款車倒沒這個問題。
車機的新功能也都是“解決小麻煩”的:比如夏天把寵物放車里,開“寵物模式”就能保持通風,不用擔心悶著;手機放無線充電位,下車忘拿的話,一開車門就會提醒,不用回頭跑;甚至能用手表控制車輛前進后退,窄車位上下車不方便時,站在車外就能挪車。這些功能不算“黑科技”,但用的時候會覺得“挺貼心”,沒浪費心思在沒用的功能上。
總結
全新 MG4(參數|詢價) 530智趣版沒說太多“同級最優”“爆款”之類的話,反而在高速輔助駕駛的“平穩性”、停車的“便捷性”、續航的“實用性”上做了不少細節——這些細節未必驚艷,但恰恰解決了咱們日常開車的高頻痛點。
如果您選車更看重“好開、不折騰”,比如每天通勤要走高速、經常去商場停車、不想為續航焦慮,這款車或許值得去試試——畢竟,一輛車的價值,最終還是要看“能不能幫咱們把日常出行變得更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