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出現了一個說法,叫豪華品牌的“中年危機”。
這不是玩笑,而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市場癥結。對應品牌生命周期理論,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早已跨越成長期,在轉型過程中進入了一種“成熟疲態”,對于它們來說,不變不行,這是關乎存亡的必修課。
但時代浮躁,守成艱難。所以有人選擇投機取巧,有人選擇徹底躺平。
而沃爾沃,則選擇進行一場對抗熵增的持續修煉。
有人覺得沃爾沃是一個高冷又執拗的品牌,但只要關注其上半年幾次產品發布,尤其是加上此次沃爾沃全新XC70全球首發,就能感受到這個品牌只是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發力。
“作為一個豪華品牌,我們不將就、不妥協,我們不用油改電,也不用電改油的方式。就像打好地基才能建好高樓,我們要從地基階段就滿足最高的標準,而不能只是在原有的建筑上縫縫補補,所以選擇了一個全新的原生平臺來打造。”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于柯鑫在采訪中說道。
不僅平臺是新的,產品定義是新的、外觀設計是新的,當然也包括整車的智能化體系,全新XC70應用的均是沃爾沃的最新成果,就連現在的BBA也沒能做到。
很新,但也很沃爾沃。全新XC70是一款純正沃爾沃產品,從概念設計、產品立項、定義到規劃都由沃爾沃汽車負責,且按照沃爾沃標準要求打造而成,當然也少不了安全的底色。
當求穩+求變結合,新鮮感+安全感碰撞,往往能催生出超出預期的對沖反應。而當品牌愿意扛住短期壓力,堅持走這條難而正確的路,所謂的“中年危機”,往往就會變成“中年生機”。
豪華品牌,還做不好一臺超混?
豪華品牌無超混,這就是如今市場的真實現狀。
這一局面與大多數豪華品牌的產品策略密切相關。在新能源轉型的關鍵階段,不少品牌選擇跳過超混,直接加碼純電,對于超混產品,只是基于傳統燃油平臺進行改造,比如BBA的混動車普遍都采用了P2架構,這套架構本質上是基于燃油車底子的小修小補,市區堵車時油耗上升,高速超車時動力下降。
這也是P2架構最被詬病的地方: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
在于柯鑫看來,插混車型的發展陷入了“戰術性堆料”的內卷思維——誰的電池大、誰配置多。但真正困擾用戶的不是堆配置,而是實際使用過程中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傳統插混結構下的小電池、饋電油耗、空間雞肋、充電慢、價格高等結構性短板都成了勸退用戶的硬傷,品牌為此失去的,遠不止市場份額,更是自身的格調與價值。
這正是沃爾沃堅持做插混的理由。既然傳統豪華陣營在此領域集體失語,而仍有大量車主等待一臺純正的豪華超混車型時,那就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個“沃爾沃式”的選擇。
深耕插混路線,也絕非沃爾沃為了避開純電紅海競爭,或者為了標榜自己的個性。
早在2012年,沃爾沃汽車就推出了量產版V6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是全球首款量產的柴油插混車型。更為我們所熟知的,是沃爾沃T8混動,目前在XC90、XC60和S90上提供。
無論是此前的T8還是這次的全新XC70,似乎沃爾沃都走了一條大多數人沒有選擇的路。
某種意義上,它也重塑了豪華定義:如果在燃油車時代,“縱置后驅” 是衡量豪華的準則,那么到了新能源時代,“正向開發的超混架構”已成為新的豪華門檻。
沃爾沃沒有選擇常見的開源Linux,而是用了黑莓QNX微內核系統。這個系統原本應用于航天和核電站,以其高實時性和穩定性著稱,能讓毫米波雷達捕捉到障礙物后迅速響應,避免碰撞風險。
還有“用戶在環智能檢測”系統,它通過DMS駕駛員監測攝像頭與HOD脫手檢測系統聯動,不僅能監測手是否離開方向盤,更能監測駕駛員的視線。當系統發現駕駛員視線長時間離開路面時,會動態地將提醒靈敏度從15秒大幅提升至3秒,有效防止因過度依賴輔助駕駛而導致的注意力渙散。
就像于柯鑫說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沃爾沃全新XC70的輔助駕駛更像是保鏢,而不是保姆。是讓新手敢開,而不是雙手放開。
有些國內市場非常能打的新能源產品,在國外就蔫了,但沃爾沃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沃爾沃汽車是目前中國唯一出口歐美成熟市場的豪華汽車品牌,出口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率近40%。全新XC70未來也將出口海外市場。
憑這一點,沃爾沃就已經把自己的未來走寬了。風物長宜放眼量,過往無數案例都在反復印證這一道理。
如同于柯鑫所說,“我們自己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沃爾沃依然是屬于豪華品牌品類。我們并不是要和現在的造車新勢力比配置、比車身、比冰箱彩電大沙發,我們不覺得應該去做這些事情,因為沃爾沃還有品牌價值。”
據官方消息,沃爾沃全新XC70開啟預售85分鐘,小訂突破5000臺。最近,也正好看到網友評價沃爾沃的一句話:以前覺得沃爾沃最沒個性,現在就他最“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