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世界里,光環效應就像市中心黃金商圈的土地價值——越是核心區域,價值越高;越是往外擴散,影響力就越弱。若把這個現象放在汽車圈里,某種程度上華為鴻蒙智行如今正面臨這樣的局面。
鴻蒙智行旗下已經匯聚了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這五個“界”,儼然一個龐大的“鴻蒙家族”。但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五“界”的命運卻各不相同。除了最早問世的太子問界處在燈火輝煌的商圈核心區域,后續誕生的四“界”則處于外圍新城,它們的市場表現未達預期,華為的光環效應正隨著合作品牌的增多而逐漸稀釋,無法照亮所有“界”。
l 華為光環,并非萬能
從市場反饋來看,鴻蒙智行各品牌的接受度確實存在差異。據公開數據顯示,鴻蒙智行10月份銷量為68216臺,其中問界48788輛、智界12810輛,享界6700輛,尊界2000輛、尚界上市43天交付突破10000臺。這些數據背后,反映出不同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不同位置。
很顯然問界撐起了鴻蒙智行大半壁的江山,后續的四“界”產品接連登場,卻再難復制問界的輝煌,華為的光環并非萬能。那自然引出一個無法回避的核心問題:華為造車為什么只有問界火了?
問界作為鴻蒙智行的開篇之作,確實占據了天時地利。它在恰當的時機出現——誕生于華為智選車模式升級的紅利期,承載著華為進軍汽車領域的全部野心和資源投入。從出生起就以“華為深度參與”定位,無論是設計、研發、生產、銷售處處透著華為的影子,成功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強烈的品牌認知,讓人形成一提問界就會和華為產生強綁定的固定思維。
相比之下,其他四“界”和華為的關系就遠多了,在市場上的聲量也就略顯溫和。智界強調“聯合開發”,享界只說“采用華為生態”,尊界更是走起了高端路線。這種差異化的發展策略,既體現了不同合作伙伴的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華為的光環,影響了市場的接受度。
其次,問界品牌定位準確,直接瞄準中高端市場,包圓了20萬-50萬的細分市場,填補了空白。 問界M9(參數|詢價)、全新問界M7等產品各個都是爆款。問界M7二十幾萬的版本,給你配上座椅通風加熱、全景天窗、L2+級輔助駕駛等等,普通人咬咬牙就能買下;三十多萬的高配版更是直接對標特斯拉,配置多了不少,價格還便宜幾萬,高性價比更是讓人只喊真香。
反觀其他界,比如尊界第一款產品尊界S800上來就售價七八十萬,定位百萬級豪車,內飾鑲金邊、車門帶水晶,普通老百姓只能望而興嘆。智界雖然主打智能,但一開始定價偏高,且由于產能問題也鬧出不少事情,智界S7的銷量也就平平無奇了。
因此由于種種原因,當消費者想買“華為車”時,問界成為了第一選擇,這種先發優勢是后來這些“界”難以企及的。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別說幾年,哪怕是幾個月的延遲可能就意味著錯失最佳窗口期。后來者面臨的是一個已經被問界“教育”過的市場,消費者會更加挑剔,比較也會更加直接。
但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華為與不同合作伙伴之間的話語權分配。
l 合作伙伴的話語權分配
華為和車企的合作模式是鴻蒙智行模式,此模式是“含華量”最高、也是華為與車企綁定最深的。此模式下,華為會參與主導整車的研發和生產,而且在市場營銷和銷售渠道中也占據主導權,這就難免涉及到一個問題:“話語權如何分配?”
問界是華為和賽力斯合作的產物,問界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賽力斯的“放手”。在與華為的合作中,賽力斯甘愿扮演生產制造的角色,將產品定義、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核心環節交給華為主導。這種深度綁定的模式,確保了問界產品具有高度的“華為血統”,甚至可以說是華為造。
然而,這種模式在其他合作伙伴那里遇到了阻力。北汽、奇瑞、江淮、上汽等傳統車企,雖然看重華為的技術和品牌加持,卻在與華為的合作中展現出不同于賽力斯的特點。這四個車企擁有更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更成熟的造車理念,這使得合作雙方需要在產品定位、技術路線等關鍵問題上進行更多的協調與平衡,而這個過程自然會影響決策效率和產品最終的呈現效果。
兩把交椅的協商機制,意味著產品只能是雙方理念的折中——既不像傳統車企的產品,也不像純粹的“華為車”。這種定位的模糊,最終會傳遞給消費者。因此你會發現,當消費者想買一臺“華為車”時,他們會選擇問界;當消費者想買奇瑞、北汽的車時,他們又會選擇這個品牌下的其他車,而不會選擇一個“合作品”。這種尷尬的定位,讓鴻蒙智行的其他“界”左右為難。
其余四“界”注重話語權的分配這一行為,無疑讓華為的光環黯淡了,那自然更難復制問界的成功。
l 擎動點評
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光環效應是存在的,但有其邊界。隨著合作品牌的增多,華為的資源投入正在被分散,每個品牌能獲得的關注和支持必然減少。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華為車”的認知是有限的。當鴻蒙智行的品牌越來越多,而產品體驗又存在差異時,華為品牌的加持效果會逐漸減弱。
華為確實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但在汽車這個復雜的產業里,成功需要更多的條件,比如穩定的供應鏈、成熟的生產體系、準確的產品定位以及最重要的——合作雙方的深度互信。因為,再耀眼的光環,也有照不到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