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卡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馬斯克的萬億美元薪酬方案,以75%的支持率順利通過。
這位世界首富興奮得跳上臺,和擎天柱一起熱舞。
人類史上最高的工資單到手,誰能不激動呢~
盡管薪酬解鎖的目標也是極其嚴苛,但馬斯克沒表現出絲毫擔憂。甚至在隨后的演講里進一步夸下海口:
特斯拉可能會自建萬億級芯片工廠,機器人擎天柱以后人手一臺,FSD可能3~4個月后就能面向中國全面開放…
馬斯克獲批萬億美元薪酬
萬眾矚目的馬斯克最新天價薪酬方案,終于在剛剛結束的股東大會上敲定。
這是目前人類史上最誘人,但也是目標最瘋狂的薪酬包,馬斯克需要在特斯拉CEO一職上綁定至少7年半。
薪酬將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分12批發放,對應12個市值和運營目標:
- 市值,最高需要翻8倍到8.5萬億美元(約60.6萬億元),超越現在的全球股王英偉達。市值解鎖門檻最低2萬億美元,還要同時達到一個利潤或銷售目標,才能解鎖一批股票發放。
- 利潤,最高需要比2024年提高將近24倍,達到4000億美元(約2.85萬億元),最低一檔也要達到500億美元(約3564億元)。
- 產品,需要累計交付2000萬輛特斯拉汽車,完成1000萬個FSD活躍訂閱用戶注冊,交付100萬臺特斯拉機器人,以及投入運營100萬輛Robotaxi。
如果所有績效目標完成,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將從13%增至約25%。
按照8.5萬億美元市值估算,這多出的12%的股票價值1萬億美元,當前折合人民幣約是7.12萬億元。
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馬斯克目前的身價約為491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5萬億),比排在第二位的甲骨文CEO埃里森多出近2000億美元(約1.4萬億元)
據高管薪酬研究公司Equilar表示,馬斯克的最新薪酬包,是人類史上迄今最高的CEO薪酬,能讓這位世界首富更加富得流油。
有人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統計后發現,全球只有20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大于馬斯克的薪酬包:
然而在投票落地前,這項薪酬計劃并非板上釘釘。
外界出現過不少反對和質疑聲,在股東大會之前,以機構股東服務公司(ISS)為代表,還有特斯拉的前員工等,都曾公開站出來表示反對。
ISS曾發文表示,馬斯克的薪酬規模簡直是“天文數字”。即使只是部分實現了目標,其方案也可能繼續向首席執行官支付巨額薪酬,現有股東的股權也會被稀釋。
同時他們認為方案設計也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約束調整機制,更多股權——也可以理解為控制權——交到馬斯克手里,可能會導致公司對馬斯克個人的過度依賴。
一般來說,代理投票顧問機構的意見,很可能會影響大型機構投資者的決策。但馬斯克最終還是贏得了多數股東,特別是小股東的信任和支持。
面對這些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上喊話,威脅薪酬方案不到位,自己就離開特斯拉,至少是不當CEO了。
或許是威脅真的奏效,或許是股東們認為,特斯拉不能失去馬斯克,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今早的股東大會上,特斯拉股東們最終以超過75%的支持票數,通過了這項最高價值1萬億美元的薪酬計劃。
投票結果公布后,現場掌聲雷動,特斯拉股東們站起來高呼馬斯克的名字。而正主馬斯克本人更是跳上舞臺,和機器人擎天柱一起熱舞。
有了萬億薪酬包的信念加持,在隨后的演講里,馬斯克也是滔滔不絕,又為特斯拉的未來許下了許多新的諾言:
“我們即將開啟的,不僅是特斯拉未來的新篇章,而是一本全新的書。”
股東大會,馬斯克還說了什么?
科技公司特斯拉,剛剛被馬斯克賦予了新的使命:
公司的使命已從“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升級為實現“可持續富足”,很烏托邦。
簡言之,馬斯克眼中的理想未來,是人人能享有富足的商品、服務和醫療保健需求,同時還能保留自然世界的美麗。
而特斯拉現在所涉足的領域,都是實現新使命的載體。馬斯克對每一細分業務都畫了初步的時間表,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方面:
首先是公司的核心業務——汽車和自動駕駛。
馬斯克計劃,2026年底將汽車年化產量提高到260~270萬輛,比2024年至少多出45%;2028年底將達到500萬輛,幾乎等于1天爆賣1.4萬輛。
有關FSD,馬斯克表示過去幾年制造的所有車輛,都已具備完全自動駕駛能力,且V14版本已經實現了重大突破。
他預計V14.3很快將允許駕駛員在監督下發短信——馬斯克稱其為“殺手級應用”,并且預計不久后就會允許駕駛員在路上睡覺。
同時他也透露,預估在一些海外市場,比如歐洲和中國,FSD的監管審批也會有進展,目前在中國已經獲得部分批準,有希望在明年2~3月左右獲得中國的完全批準。
而FSD的最大潛在價值,則在于Robotaxi服務。
專為無人駕駛打造的、無方向盤和無踏板的CyberCab,將會在2026年4月在美國得州工廠開始生產。
馬斯克表示,其制造系統將更接近高容量消費電子產品,理論上生產周期可以實現5~10秒,單條生產線目標數可以達到百萬輛。
所以特斯拉的Robotaxi未來鋪展的速度預計會非常快。馬斯克認為,獲得監管批準的速度也會非常快:
這一點要感謝Waymo,在這方面鋪平了道路。
擱置已久的跑車新一代Roadster,預計在2026年4月1日舉行產品揭幕,馬斯克稱之為“有史以來最令人興奮的產品演示”。
生產時間目前定在了揭幕后的12~18個月后,也就是大約從2027年4~10月開始。
接下來是能源方面,這也是特斯拉的第二增長曲線。馬斯克認為,太陽能-電池經濟是必然的未來。
公司的巨型電池儲能系統Megapack將作為核心,實現“即插即用”式電網部署,使現有電網的有效輸出翻倍。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特斯拉已經投資建設了中國以外最大的鋰精煉廠,以確保供應鏈安全。
人形機器人擎天柱,是這位CEO本次強調的重中之重,他認為將成為“史上最大的產品”,規模將遠超汽車甚至手機,以后每個人都能擁有一臺。
馬斯克預計,未來將有數百億臺Optimus投入使用,極大提升全球生產力。
這些人形機器人,將在醫療、養老、工業服務、勞動替代等領域改變社會,可能會帶來10倍甚至100倍的經濟規模擴張,“徹底消除貧困”。
擎天柱V3版本將在明年開始生產,生產成本約為2萬美元(約14.2萬元)。
不過,要打造這么多機器人,還要保障百萬級銷量的汽車,隨之而來的處境是,特斯拉的芯片需求會大大暴漲,并且要“又多又好”。
現在,“好”的方面即將實現——特斯拉自研的AI5芯片,目前正在開發中。
馬斯克宣稱,其性能與英偉達Blackwell相當,但功耗比后者低三分之一,成本更低于后者的10%,將由臺積電和三星一起生產。接下來的AI6芯片也在規劃中,性能還會翻倍。
那么接下來又如何實現“多”呢?
馬斯克表示,為了保障芯片供應充足,特斯拉可能會考慮和英特爾合作,也可能需要自建巨型芯片工廠,每月至少生產10萬片晶圓, 以滿足芯片需求。
畫的餅如此之多,市場的回應是:特斯拉盤后股價上漲1.57%,連帶著英特爾都短線上漲超2%。
市場的風向或許能表明,馬斯克講出的故事,再一次被外界的大多數相信。
從馬斯克之前的言談舉止中,我們或許能找出他一次次打動股東的原因。
馬斯克為什么執著25%股權?
過去,馬斯克曾多次表達過對手中特斯拉股份的不滿,表示希望增加股權,更準確地說是投票權。
這其實并不是出于簡單的“貪財”,而是馬斯克希望獲得對特斯拉的絕對控制權,以確保他能夠帶領公司,實現他心目中的長期目標。
畢竟馬斯克在早期的創業公司Zip2和PayPal,都曾因股權/投票權不足,而被董事會排擠出局。
顯然,他不愿意這種事情在特斯拉再次發生。馬斯克的原話是:
我不愿意在沒有大約25%投票控制權的情況下,讓特斯拉成為AI和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這足以產生影響力,但又不會高到無法被推翻。
如果沒有這樣的股權,我寧愿在特斯拉之外開發產品。
馬斯克多次強調,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車企,而是一家科技和AI公司。像AGI、擎天柱這樣的產品,就是馬斯克所預想的特斯拉的“下一步”。
但這些產品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且周期極長,風險極高,短期內也可能會嚴重拖累財報,引發傳統股東的不滿。
有了充足的股權/投票權,馬斯克才相當于吃了定心丸,得以按照自己的設想大展拳腳。
不久前,馬斯克在播客中,和喬·羅根(Joe Rogan)進行了近乎三小時的對談,圍繞AI、工作與人類社會的話題,暴論不斷:
他認為,AI發展有明確的時間線,2026年將超越單個人類智商,2030年超越全人類智慧總和。
在馬斯克看來,AI對職業的替代已進入倒計時。AI和機器人,將接管絕大多數體力勞動和許多白領工作。
但他認為這并非完全是壞事。他設想這會是一個從”全民基本收入”到”全民高收入”的過程——人類不必再為生存而工作,而是可以從事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社會可能由此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富足階段。
他還預測5~6年內,傳統手機和App就會消失,被AI實時生成的交互取代。
未來不會有操作系統,不會有App,你的手機只是顯示像素和發出聲音,它預測你最想看到和聽到什么,然后實時生成,我們會盡可能地將AI集成到這個設備中。
即便只是對手機行業的“評論”,但也能說明馬斯克之前已經足夠深入地思考過。
所以有沒有可能,馬斯克有一天會宣布造手機,方便把xAI和Grok的AI能力,放到一個更普遍需求的終端里去?
畢竟馬斯克什么都不缺。
AI能力不缺,芯片能力不缺,軟件產品能力不缺,硬件制造能力……更不缺。
甚至營銷能力……地球上還有誰比馬斯克有更強的企業和產品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