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與各類乘用車相比,一款皮卡產品的定位與功用往往被劃分得更為清晰。在我國的皮卡市場中,目前各品牌的主銷車款主要以10-13萬的“宜商宜家”類車型為主,所以它們大多以經濟、實用作為主要賣點來吸引消費者,所謂“20萬+”級的高端皮卡極其稀少。不過在更為成熟的美國市場中,其所銷售的皮卡產品跨度更大,從功能簡單的工具皮卡到可以媲美超跑、豪華轎車的高端皮卡應有盡有,留給消費者的選擇更多。
前不久,有海外媒體評選出了5款值得關注的高端豪華皮卡,這些產品專為需要皮卡但又不想犧牲任何奢華享受的消費者所打造。它們性能強勁,裝潢奢華、配置豐富,當然,價格也極其昂貴。那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些“奢華”皮卡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今天要介紹的第一款車型是一臺高性能的純電皮卡——GMC SIERRA EV Denali,該車的售價超過了10萬美元(約71.3萬元人民幣)。它為消費者提供了日常所需的大部分豪華配置,此外相比于燃油皮卡,車內成員還可以享受到更加靜謐的座艙。在配置方面,它配備了在家族中數一數二的16.8英寸中控大屏、巨大的全景天幕,以及豐富的前后排座椅功能。此外,它還配備了來自通用集團的“Super cruise”超級巡航系統,讓駕駛員在大部分時間都能享受到更加輕松的駕駛體驗。
在整個豐田的皮卡產品系列中,坦途Capstone被海外媒體稱為最接近雷克薩斯皮卡的車型,其內飾豪華程度不輸奔馳等老牌豪華廠商。該車的官方指導價約8.3萬美元(59.1萬元人民幣)。與其他車型相比,它配備了具備按摩、加熱和通風功能的真皮座椅、深色美國胡桃木開孔木飾條,并且車內其他所有的覆蓋件均采用柔軟觸感材質,此外還配備了HUD抬頭顯示器、全景天窗和14 英寸大觸摸屏等。并且由于該車是唯一一款采用隔音夾層前玻璃的 坦途(參數|詢價)車型,所以其車內也要更加安靜,搭配上夜間氛圍燈,讓該車在整體駕乘體驗上可以與雷克薩斯的LX系列所媲美。
第三款出場的豪華皮卡同樣來自GMC品牌,近十年來,定位在高端的GMC在產品的豪華屬性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使其在美國市場中占據了相當一部分的豪華皮卡氛圍,而Sierra 1500 Denali Ultimate則是豪華皮卡的代表車型。它的官方售價約為8.4萬美元(60萬元人民幣)。
該車的內飾裝潢十分講究,它配備了精美的激光蝕刻開孔木飾、帶圖案的鋁制內飾飾板以及被稱作“鍛造穿孔”的真皮座椅。而除了常規功能外,還具備了按摩功能。同時還配備了來自Bose高端系列的音響系統,音質出色。此外,它也同樣配備了在皮卡世界中領先的 “Super Cruise”超級續航系統,可以在高速公路和許多雙車道公路上實現高階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其自動化豪華程度甚至超過了目前的 S 級轎車。
作為最為暢銷的皮卡系列,福特F-150鉑金版可以算是整個F-150系列最為“豪”的車款。相比于大家更為熟悉的F-150 Raptor猛禽,鉑金版雖然少了幾分戰斗與野性,但在整體的設計、用料與顏色搭配上給人的感覺要更加奢華與厚重。在售價方面,該車的官方價格為7.82萬美元,約55.7萬元人民幣。
在配置方面,F-150鉑金版配備了多級可調的按摩式真皮座椅、真皮儀表盤、抬頭顯示系統以及巨大的分段式天幕。并且還配備了來自B&O 的14揚聲器音響系統。此外,該車也配備了來自福特的BlueCruise續航系統,在高速路段可以實現更為高級的駕駛輔助功能。
今天為您介紹的最后一款車型被海外媒體稱為最為奢華的燃油皮卡,它就是2025款RAM 1500 Tungsten。該車是RAM 1500系列下的頂級車款,售價逼近9萬美元,約為64.1萬元人民幣。
在車內部分,RAM 1500 Tungsten采用實木、碳纖維和金屬等多材質的組合,而除了儀表與中控屏幕,該車還增加了副駕駛娛樂屏。盡管對于廣大中國消費者來說,在車內堆三塊屏幕早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但對于美國消費者來說,這樣的三屏搭配依然十分罕見。在舒適性配置上,該車還配備了具有多項調節的真皮座椅,并加入了通風加熱按摩功能。此外,該車還配備了杰士Reference Premiere 23揚聲器音響系統,這是一個來自美國的高端音響品牌,其總功率可以超過1200W,為該車提供了遠超其他車型的音響效果。
簡單盤點下來不難發現,以上提到的5款產品的確在性能與各類配置上具有很高的水準,基本上可以與市面上高端的轎車與SUV相媲美,但與此同時,高昂的售價也讓他們注定成為極小部分消費者的大玩具,很難為一個品牌或一款車型的銷量做出太大的貢獻。
而在車輛傳統“三大件”很難取得質的飛躍,產品愈發同質化的今天,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國內整個皮卡市場的向上發展與差異化的打造將很大程度上依賴配置的堆砌和裝潢的升級。更大尺寸屏幕,高端芯片、豐富的各類舒適配置、五花八門的車聯網與駕駛輔助功能將更多地出現在國產品牌的皮卡車型中,成為車企在宣傳時的重點,然而更多配置所帶來的成本上漲最終還是要交由消費者來買單。
當然,推出更多的車型版本,給消費者提供更大的定制權限或許將成為這個問題的最優解,但放眼整個汽車市場,真正能允許消費者進行深度個性化定制的也僅僅是那些超豪華品牌或者是像此前Slate這樣的極簡入門產品。這種模式之所以無法被企業大規模采納,這主要還是受制于深度定制后,給車企在生產制造上所帶來的壓力。所以在未來,企業將如何平衡高配與成本二者也將是十分值得關注的話題,而不知道屏幕前的您,是否愿意為這些傳統皮卡功能以外的附加價值買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