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車主最近有點煩。
花幾十萬買的車,說好的保養服務突然就沒了——上海、杭州、長興等地多家奔馳4S店一夜之間關門大吉,留下近400位車主面面相覷。
這事說來挺有意思。
湯先生今年5月剛在上海松江店提了輛GLC260L,順手買了12888元的延保和保養套餐。
結果車還沒捂熱乎,4S店先涼了。
更絕的是,奔馳發來短信說授權終止,讓他去別的店做保養。
可仔細一看合同,所謂的"廠家保養"其實是經銷商自營產品,出了這家店就不好使。
現在的情況像極了打乒乓球。奔馳說這是經銷商的事,讓找寶利德集團;寶利德的電話永遠在忙音中。兩邊你來我往,球打得漂亮,就是沒人接車主這個球。有車主反映,9月就聽說寶利德資金鏈有問題,問銷售還被拍胸脯保證沒問題,結果現在連車險贈送的服務都打了水漂。
這家寶利德來頭不小,官網顯示手握近40家豪車品牌門店,號稱服務60萬高端客戶。但眼下這出戲,演得實在不夠體面。奔馳客服的解釋很官方:根據反壟斷法,廠家不能干涉經銷商自主經營。這話聽著在理,可車主們花真金白銀買的"奔馳服務",到頭來發現買的是"經銷商限定款",多少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奔馳這兩年日子確實不好過。最新財報顯示,全球銷量跌了3%,在中國市場更是下滑7.3%。電動車賣得尤其慘,去年全球少賣了近四分之一。這邊中國車企在新能源賽道高歌猛進,那邊奔馳還在裁員——中國區裁15%,全球要裁3萬人。CEO倒是大方,離職補償給得豐厚,就是不知道那些拿著N+9的員工,會不會順手買輛自家品牌的車。
有意思的是,奔馳在歐美市場電動車賣得還行,唯獨在中國水土不服。有人說它轉型太慢,有人說定價太飄。但最關鍵的,可能是沒搞明白中國消費者要什么。現在連最基本的售后服務都能出紕漏,難免讓人懷疑這家百年老店是不是老花眼了。
有位業內人士說得實在:豪車賣的不只是車,更是服務承諾。當車頭的三叉星徽不再代表品質保障,消費者自然會用腳投票。眼下這些維權無門的車主,或許正在給所有豪華品牌上一課:金字招牌擦亮要幾十年,砸掉只要一次甩鍋。
車還在店里,路還得自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