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時尚”是個輪回,沒想到這句話在汽車行業也得到了驗證。
當我們以為新勢力會堅守自己原有的陣地時,殊不知理想、小鵬率先打破了自己的“圍城”。造增程的理想,推出了純電的MEGA、i8、i6;而堅持純電的小鵬,竟然推出了X9增程、P7+增程。
這樣的“叛變”舉措,確實讓人迫不及防,但現實所迫,對于新勢力們而言,必須迅速拓展品牌第二增長曲線。
理想狂推純電,品牌迎來調整陣痛期
和以往“蔚小理”三足鼎立的新勢力格局不同的是,如今以零跑、鴻蒙智行為代表的新勢力品牌已經上位,而且領先“蔚小理”一個身位。
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10月份,零跑以70289輛的月交付量穩居榜首,首次突破了7萬輛大關;鴻蒙智行緊隨其后,月交付量超6萬輛。至于理想,10月交付31767輛,同比下滑38.2%,環比下降6.4%,成為頭部陣營中唯一出現“雙降”的品牌。
一方面,理想在增程式市場面臨鴻蒙智行等強勁對手的分流,而其純電車型尚未能形成足夠的勢能。從理想官方數據來看,主銷車型依舊是增程的理想L6、理想L7,至于純電的理想MEGA月銷量穩定在3000臺左右,而理想i8月銷量在5000臺左右,盡管9月上市的理想i6訂單突破七萬臺,但產能爬坡仍是痛點。
另一方面,在價格戰日趨激烈的市場中,理想轉型期的壓力已然盡顯,倒逼終端以價換量。再加上最近理想MEGA因"冷卻液防腐性能不足" 啟動召回,對于品牌來說還是帶來一定的影響。
對于當前的理想來說,無疑迎來了調整的陣痛期。純電市場尚未立足腳跟,增程市場又面臨各家的圍追堵截,理想如何做好攻守戰?面臨的挑戰可不小。
小鵬入局增程,降低價格門檻以求增量
相比之理想,小鵬的日子要好過一些。
數據顯示,10月小鵬交付42013輛,同比增長75.7%,環比增長1.04%。雖然去年上市的MONA M03和P7+成功打開了大眾市場,2025款G6和G9則鞏固了其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但是從增長速度來看,很顯然,小鵬也陷入了瓶頸期。
對于小鵬來說,入局增程成為了突破口。相較于理想推出純電i8,小鵬推出 小鵬X9(參數|詢價)增程以及P7+增程,兩者雖然都是為了開拓新市場,挖掘品牌新增長極,目標一致但過程不同。目前,小鵬X9月銷量只有1000臺左右,X9增程版的推出,很顯然是想要盤活小鵬X9。
相比較直接降價銷售削弱品牌形象,倒不如響應市場的需求,順勢推出增程版,把價格打到30萬以內。其中,阿維塔就是成功的例子,比如旗下的阿維塔11、阿維塔07、阿維塔06的增程版價格相比純電版下調2-4萬元,銷量增長十分明顯,在不損壞品牌形象的前提下,把入手門檻拉低,可謂一舉兩得。
根據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X9增程版搭載小鵬鯤鵬超級增程技術,采用800V高壓平臺,配備5C超快充,CLTC工況下純電續航里程452公里,綜合續航里程1602公里。產品力表現不俗。如果價格給力,說不定還真能把小鵬X9給盤活。
此外,P7+增程也已經在工信部申報目錄中,作為品牌的主力車型,如果增程版到來,價格更低的話,銷量或許再上一個臺階。當然,除了增程車,小鵬G6、小鵬G7、代號E29的轎跑等車型將陸續推出。
一方面不斷挖掘純電市場的縱深,另一方面橫向拓寬增程車市場的渠道,對于小鵬來說,確實是當下穩健的打法。
寫在最后
都說“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面對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洗牌,沒有哪一家品牌敢獨善其身,堅守原有的產品陣地無異于坐以待斃,只有審時度勢,快速調整發展戰略,或許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如今,理想和小鵬已經站出來,下一個,你覺得會是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