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夏2026款上市,頂配不過25.98萬的價格卻首次搭載激光雷達,這家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正通過一款MPV向市場傳遞明確信號,高階智駕不再是高端車型的專屬。11月初,比亞迪2026款夏正式上市,限時售價19.68萬-25.98萬元。這款中大型MPV最引人注目的變化在于頂配版本首次搭載激光雷達,支持城市領航和全場景泊車。
比亞迪將旗下MPV的智駕能力提升至全新高度,意在展示其天神之眼系統已具備與華為等智駕頭部玩家同臺競技的實力。作為比亞迪智駕平權戰略下的重要落子,比亞迪夏的升級遠不止于配置表的更新。在比亞迪前三季度研發投入高達437.5億元的背景下,這款車承載著比亞迪雙線戰略的重任,一手揮師出海,一手拔地上樓。
此前,高階智駕功能多集中于二三十萬元以上車型,而比亞迪的全民智駕戰略,首次將高階智駕功能下沉至7萬元級的車型。比亞迪內部對于智駕的定義與其他車企有所區別。其他車企的城區智駕屬于狹義自動駕駛,而比亞迪要做的是廣義智能駕駛,也就是狹義自動駕駛、璇璣架構、電動化三者合一。
比亞迪的智駕平權戰略,建立在規模效應、數據積累與生態閉環的底層邏輯上。規模效應是比亞迪實現智駕平權的第一張王牌。依托年銷500萬輛的產能基礎,比亞迪通過自研域控、推進激光雷達國產化,將高階智駕硬件成本壓縮至行業低位。例如,其100 TOPS算力平臺成本僅為競品方案的60%。
數據驅動則是比亞迪算法進化的核心動力。為推進智能化領域的發展,王傳福曾表示,比亞迪將投入1000億元,用于實現整車全面智能化進階。比亞迪智駕團隊現有5000人以上,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中核心算法團隊超過1000人。技術平權是比亞迪智駕戰略的市場邏輯。比亞迪將智駕功能作為標配而非選配,推動智駕從奢侈品向日用品轉型。
在比亞迪的產品矩陣中,夏作為一款MPV車型,雖價格處于中端,但其市場表現稱不上優異。比亞迪夏卻在2026款改款中獲得了激光雷達的加持,這背后的戰略考量值得玩味。從配置策略來看,2026款比亞迪夏進行了精心布局。車型從五個減少到四個。入門款只配備自適應巡航,連DiPilot 100都沒帶上。中配版加上DiPilot 100,還多了按摩座椅、智能冰箱和監測攝像頭等設備。頂配版則直接搭載激光雷達,城市領航、高速領航和自動泊車全都具備。比亞迪夏的這種配置安排很有意思。全系都配上云輦-C底盤和爆胎穩行功能,打好安全基礎。但高階智能駕駛被拆開配置了。這反映出比亞迪的聰明之處,讓用戶自己做決定。想要省錢的人可以選基礎款,安全配置一樣不少;追求體驗的人就直接上頂配,享受更全面的功能
比亞迪夏搭載激光雷達的意義,遠不止于一款車型的升級,價格上給出超級置換價,底盤上選擇給到了云輦,不難看出,夏在比亞迪的定位中其實有了提升,他們更加渴望這輛車能作為比亞迪在下沉MPV中的中流砥柱。
比亞迪夏頂配車型加入激光雷達,正是為了填補這一差距。比亞迪的品牌向上戰略已初見成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比亞迪海外銷量達70.16萬輛,同比激增132%,成為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此外,比亞迪產品已覆蓋全球117個國家和地區。方程豹、騰勢等高端品牌的迅猛增長,驅動公司品牌價值持續向上突破。
比亞迪的智駕戰略,本質是對傳統汽車行業價值鏈條的顛覆。從功能附加到體驗重構,通過璇璣架構實現整車智能,如云輦懸架與智駕系統的聯動,比亞迪將智駕從單一功能升級為系統性體驗,模糊了駕駛與乘坐的邊界。從技術壁壘到生態開放,華為乾崑ADS、地平線征程6的合作,展現了比亞迪自研+開放的雙軌策略。這種兼容并包的態度,可能加速行業技術標準的統一。
從車企主導到用戶共治,通過OTA持續升級智駕功能如2025款漢的城市NOA推送,比亞迪將用戶轉化為數據貢獻者與迭代參與者,構建“技術-用戶”共生關系。這一戰略背后,是比亞迪對智能駕駛下半場的重新定義,不再局限于技術參數的軍備競賽,而是通過規模化量產和數據積累,實現技術迭代與用戶場景的深度融合。
放眼全球市場,比亞迪的野心遠不止于國內。今年1-9月,比亞迪海外銷量同比激增132%,產品已覆蓋全球117個國家和地區。在東京車展上,比亞迪以ONE BYD為主題,首次設置乘用車與商用車的雙展臺,展示了其深度本土化的戰略布局。
汽車網評:比亞迪夏搭載激光雷達,僅僅是比亞迪智進戰略的一個縮影。隨著智能駕駛算法不斷優化、電池技術持續突破,以及海外市場的加速擴張,比亞迪的技術護城河還將進一步拓寬。在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比亞迪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智能駕駛不應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一個消費者的標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