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不懂 MG M-TYPE 的故事,就不算真懂 MG!
1924 年 MG 從英國牛津莫里斯車庫起步,牛津阿賓頓工廠則讓其運動基因扎根,而 M-TYPE 正是工廠與品牌共寫傳奇的關鍵,沒它或許就沒今天的 MG。
1928 年全球經濟危機席卷歐洲,英國工廠倒閉、失業率飆升,MG 陷入絕境:豪華車滯銷、經銷商退單、工廠減產。總經理塞西爾?金伯爾抓住年輕人對 “便宜好開運動車” 的需求,基于莫里斯 Minor 底盤打造 M-TYPE,1928年倫敦車展亮相,織物車身、外露鋼絲輪的設計,一下戳中年輕人。
175 英鎊起的價格(今約 1.2 萬英鎊),比莫里斯 Minor 還便宜一半,點燃年輕人跑車夢。大家周末去 brooklands 賽道競速、改裝愛車,《汽車畫報》稱他們是 “穿羊毛外套的快樂冒險家”。
MG CAR CLUB 的誕生很熱血。1930 年 M-TYPE 車主 Mash 給《Light Car》寫信想建俱樂部,主編哈羅德(同是車主)立刻置頂號召。倫敦會計師約翰?索恩利主動牽頭,當年夏天組織 20 多位車主聚會,全球最大單一汽車品牌俱樂部誕生。后來索恩利加入 MG,二戰后成總經理,依托阿賓頓工廠打造 MGA、MGB,還創 410.5 公里 / 小時世界紀錄 —— 他與 MG 的緣分,全因M-TYPE!
M-TYPE 賽車基因超強:1929 年 “Land's End Trial” 三車拿金牌;1930 年布魯克蘭茲 “Double Twelve Race”(原 24 小時賽改兩段 12 小時),獲 2 升以下組別冠軍,平均時速 62 英里。
古德伍德莊園主人第九世里士滿公爵也被圈粉,1931 年定制三輛經典綠色敞篷 MG C-TYPE,組 “MG Midgets 車隊” 奪冠,還用來接待賓客。1930 年MG 首戰 “Le Mans 24-Hour Race”,雖未跑完,但一輛車暴雨中跑 18 小時,創小排量紀錄,法國《汽車運動》贊其 “證明平民車型能登頂級賽場”。
1930 年 M-TYPE 生產遷阿賓頓工廠,這里成其升級搖籃:改良剎車、提馬力到 27 匹、加四速變速箱;1931 年換全金屬車身;1932 年出增壓版(時速 80 英里)。1932 年停產時賣了 3000 多輛,大蕭條年代堪稱奇跡。這一時期 MG 留下 “三十年代 3M”(Midget(M-TYPE)、Magna、Magnette,M-TYPE 是救市核心)記憶,阿賓頓工廠成 MG “速度精神” 象征。
里士滿公爵后來在古德伍德修賽道,全球最火的古德伍德速度節,靈感就來自他和 M-TYPE 車隊。2024 年 MG百年慶典,盛典搬進速度節開幕式,里士滿公爵十一世開祖父當年的經典綠色敞篷 MG C-TYPE 駛出,現場歡呼聲蓋過引擎聲。
MG “3M” 記憶不止三十年代,八十年代新 “3M”(Metro、Maestro、Montego,實用與運動兼具)延續傳承。如今基因在電動化時代新生:全新 MG4(參數|詢價) 以 6.58 萬元起,將400 公里續航純電車帶入 7 萬元內,下放半固態電池技術,上市首月上牌近 1.2 萬。
MG Cyberster 純電雙門跑車,讓年輕人跑車夢在電動時代觸手可及。
英國汽車工業協會評 M-TYPE“重新定義小型跑車,讓運動駕駛成全民樂趣”,歷史學家說 “沒 M-TYPE,MG 可能早消失”。如今 M-TYPE 拍賣超 10 萬英鎊,但它留給 MG 的遠不止價格 —— 從 1924 年品牌成立,到阿賓頓工廠助 M-TYPE 逆襲,再到百年慶典、現代車型接力,M-TYPE 早把運動基因刻進 MG 靈魂,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速度與激情有歸宿,傳承至今超帶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