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之前推出“車內吃火鍋”的宣傳海報、CEO直播在LS6車內包餃子,到這次預售的LS9,智己汽車再次把車企“內卷”拉到了新維度。
這款旗艦SUV帶來了野奢戶外套裝,后備廂能接熱水沖洗,再配上雙開門冰箱和零重力座椅,把汽車從交通工具直接包裝成移動生活空間。
當冰箱彩電大沙發不再是新鮮賣點,部分車企開始轉向更離奇的功能創新,只是這些看似“貼心”的設計,到底是解決了用戶痛點,還是為了博眼球制造的營銷噱頭?
智己汽車的這些功能并非孤例,近年來新能源車企的“腦洞設計”大家早已見怪不怪,只是大多在實用與噱頭之間反復橫跳。
比如特斯拉以極簡主義為名,砍掉Model 3、Model Y的轉向燈撥桿和換擋撥桿,把操作分別集中在方向盤和中控屏上。官方宣稱這是未來駕駛的革新,但實際體驗中,車主吐槽緊急情況下容易誤操作,歐洲E-NCAP測試顯示其人機交互評分暴跌20%,誤觸屏幕導致的剮蹭投訴飆升45%。
最終特斯拉不得不向市場低頭,在中國市場重新標配轉向燈撥桿,還讓老車主付費2499元加裝,坐實了讓用戶當付費測試員的爭議。
極石01的操作更加離奇,把中央儲物箱改造成可拆卸車載馬桶,配上除臭凝膠號稱解決“戶外三急”,再搭配折疊車載廚房、釣魚套件,試圖靠獵奇賣點出圈。
但現實是,使用后車廂異味難散,日常放置馬桶圈讓乘客倍感膈應。而所謂的車載廚房,不過是成本低廉的折疊桌板,戶外愛好者花幾百元就能加裝,完全算不上核心競爭力。這款靠噱頭吸引關注的車型,因缺乏自研技術、產品力薄弱,月銷量僅千臺左右。
隱藏式門把手堪稱新能源車的“科技標配”,但 極氪X(參數|詢價)的做法更極端,直接取消了門把手,需要按下車窗玻璃旁邊的按鈕開啟車門,依靠這一設計主打簡約外觀,卻在實際使用中暴露諸多問題,比如抱著東西的時候,單手開車門不方便;家里老人小孩上車或者遇到事故,不熟悉的情況下根本打不開車門等。
電子外后視鏡則是另一類爭議焦點,阿維塔、享界旗下車型均有搭載,宣稱視野比傳統后視鏡寬3倍,下雨天也能看清,還可以防眩目。但實際使用中,其夜間清晰度受光線影響較大,成本比傳統后視鏡高出數倍,且目前僅為推薦性標準,部分地區法規尚不允許上路,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更像是華而不實的炫技。
車企扎堆推出奇葩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尋找差異化。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三電技術、智能座艙的差距逐漸縮小,冰箱彩電大沙發也已成為中高端車型的標配,想要吸引眼球,就必須拿出更具話題性的賣點。
智己汽車的戶外功能,其實是瞄準了露營熱背后的細分需求。通過后排磁吸生態和可拓展桌板設計,支持用戶在車內煮火鍋。
LS9選裝野奢戶外套件后,提供了一個可以懸掛于尾門之上的“單人簡易淋浴房”,通過后備廂下沉空間內的10升水箱供水,接通車輛電源后,加熱模塊可在10分鐘內將水溫升至45℃,對頻繁戶外出行的用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露營體驗。
但問題在于,這類功能的使用場景極其有限。比如車內煮火鍋或因空間限制和清潔除味問題影響體驗,而且一旦操作不當,可能引發電路故障。
“單人簡易淋浴房”只有10升水箱供水,不可能滿足身體的深度清潔,因此更多適用于沙灘游玩后沖腳、兒童/寵物清潔等場景,而且需要額外攜帶水箱,會在一定程度上占用后備箱空間且消耗續航。
對絕大多數通勤用戶而言,這些功能聽著新鮮,但買了之后用上的幾率并不大,反而需要更多的購車成本。
真正的創新應該是在不犧牲核心體驗的前提下解決痛點,而那些備受爭議的設計,往往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車企將奇葩設計當作“遮羞布”,缺乏自研的三電系統和智駕技術,就靠這類噱頭轉移消費者注意力,掩蓋核心產品力平庸的短板。
隨著行業逐漸成熟,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法規也在不斷完善,那些純粹的噱頭設計正在被市場淘汰。
特斯拉恢復轉向燈撥桿、隱藏式門把手面臨國標限制、零重力座椅因安全風險被C-NCAP 2027版納入評估范圍,這些變化都說明汽車的創新,不能脫離交通工具的本質,安全和實用永遠是底線。
真正有價值的創新,應該是錦上添花而非舍本逐末,如果只是為了制造話題,強行給汽車加裝“洗澡”“馬桶”等非核心功能,最終都將被市場教育。
汽車行業的競爭,終究要回歸產品本身。當營銷噱頭的新鮮感褪去,只有那些能平衡實用、安全與體驗的車型,才能經得起市場考驗。
最后問大家一下,你覺得這些花哨的功能有用嗎?選車的時候會考慮它們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