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了,車子的自動空調開始制熱了。可是制熱的之后一股酸臭味撲面而來!‘深度過肺’差點沒吐嘍。請問這是因為夏天有蟲子或老鼠在賽車里掛了嗎?要怎么解決才好?”
“暖風有酸臭味是正常現象,解決方法還是用暖風除臭。”
“正常現象?是不是因為蟲子或其他?”
……
原理和原因
有網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筆者相信會有許多司機同樣疑惑。
只要用過一段時間冷空調的汽車,在近期陸續(xù)使用暖風的時候都難免會有些酸臭味;那個氣味……熟悉又陌生。話歸正題,首先要確定一點:汽車暖風系統(tǒng)出現酸臭味是正常現象,但一般都不是因為有蟲子或老鼠在進入發(fā)動機艙或車內腐爛導致,于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不需要考慮拆修。
當然如果到維修廠則難免會給出一個完整的系列解決方案,是否有必要進行則建議讀完以下內容自行判斷。
在使用汽車空調(冷風)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底盤下方會流出一灘水?
這就是酸臭味出現的根源。
沒有什么技術可以憑空變出空氣,更無從談及低溫或高溫空氣;空調只是空調調節(jié)器的簡稱,這是一種通過吸收或傳遞熱能來降低或提升空氣溫度的機器。原理非常簡單,熱力學第二定律說明熱能會從高溫物體傳導至低溫物體;于是空調只需要用壓縮機和制冷劑給“蒸發(fā)器”進行降溫,高溫的空氣接觸到“蒸發(fā)器”的時候會將熱能傳導至“蒸發(fā)器;”這個過程會讓空氣溫度降低,于是也就有了冷風。
而空氣中不僅有各類氣體分子,同時還有水蒸氣。
水蒸氣是氣態(tài)的,但還有冷凝的特性。
空氣溫度越高則水蒸氣含量越高,那么在給空氣降溫的時候,就會讓大量的水蒸氣被“蒸發(fā)器”冷凝為液態(tài)水。開空調流出的水就是冷凝水,只要用空調就會一直有冷凝水——“蒸發(fā)器”是在蒸發(fā)箱里的,蒸發(fā)箱有排水孔;同時蒸發(fā)箱也必然是非常潮濕的,而潮濕的環(huán)境是最容易滋生細菌的。
結果就是蒸發(fā)箱里會有大量的細菌。
細菌也是會死亡的,死亡的細菌也是會腐爛的,腐爛的細菌當然會有酸臭味或其他氣味。
氣味明顯的原因和最簡單的解決方法
汽車制熱的原理也非常簡單,其通過發(fā)動機或電加熱器加熱防凍冷卻液;高溫的防凍冷卻液進入一個叫做熱交換器的裝置,硬生生的把熱交換器燙熱嘍——也就是熱能傳導至熱交換器。隨后低溫的空氣與高溫的熱交換器接觸,熱交換器的溫度會快速傳導至空氣之中使其升溫,于是就有了暖風。
有趣的是熱交換器(俗稱暖風水箱)也在蒸發(fā)箱里。
還有一個知識點:
溫度越高則氣味分子活性也越高。
其實在夏季使用冷空調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氣味,比如在啟動車輛之前,壓縮機如果沒有運轉而是自然風的話,氣味同樣會很明顯;但是只要開始制冷就會讓氣味快速消失,究其原因正是低溫空氣讓氣味分子的活性降低,氣味也就不明顯或完全聞不到了。
反之,制熱的時候必然會讓氣味分子活性提升,此時的車內酸臭味會非常的明顯;如果車里還有一些劣質香片或香水的話,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就像是走了許多路或者好幾天沒有洗過的腳……氣味相當上頭,大多數人是受不了的。
解決方法:
打開暖風,溫度調至最高,風量開到最大;熱車狀態(tài)下,打開車窗和車門,怠速30到60分鐘。
就是這么簡單。
不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高溫可以一定程度殺滅細菌,高溫和大風量可以起到清潔蒸發(fā)箱和風道的作用;所以有些電動車原車就有這樣的程序,并且還會標注與車內消毒有關。那么也就不需要去進行蒸發(fā)箱和風道的拆卸和清潔了,畢竟只要再去使用空調的話,冷凝水還是會出現,依然會產生大量的細菌,這個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正確的方法就是定期進行暖風大風量的操作。
其成本實際不高,至少遠低于拆修。
燃油車怠速一小時的耗油量約等于排量的一半左右,開暖風或空調會達到與排量相當的程度;比如一臺2.0L發(fā)動機的汽車,怠速開暖風一小時就是耗油2.0L(升)左右,相當于不到15元。
電動汽車耗電量在5~10kW左右,費用高低取決于充電樁類型,最低只要兩三元,最高不過二十元左右。
至于想要改善車內氣溫則建議使用水果,但不要用像下圖一樣有一定危險性的水果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