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資訊:
一小米汽車用戶(女車主)稱其在某短視頻平臺分享了汽車的視頻,沒成想自己從未發生過交通事故的、視頻中的 小米SU7(參數|詢價)轎車竟然被人惡意“P”成了事故車。
圖1:相關視頻內容中女車主的小米SU7。
圖2:被“P”成事故車的小米SU7
該車主稱賽兩車不僅顏色、涂裝完全一致,甚至“P”過的圖片連車輛號牌都沒有進行修改!變化只是左前輪上方的翼子板和引擎蓋有明顯的“碰撞變形”的修改,看起來顯然是受到了撞擊。但是這張圖片的虛假程度和愚蠢程度也是令人忍俊不禁,翼子板和引擎蓋如果真的遭遇碰撞而嚴重變形,左前大燈會沒有受到損傷嗎?筆者只能說不論修改和發布該圖片的幕后黑手受雇于哪一家公司,該公司又受雇于哪一家車企,這樣的水平都顯得過于低了,手段也確實過于低級了。
有同樣觀點的人必然會有很多,該車主也不例外。
并且該車主表示:
你在互聯網發出去的一個視頻或者一個相片,都有可能給小人提供了素材;他如果真的想搞你,真的毫不費勁。現在造謠成本都那么低了嗎?他造謠我的車我并不是很在意,因為對于我個人的人身安全或人身財產都不會受到任何損失,我是不太在意的。但是我身為小米汽車車主,我是想要勇敢的為小米發聲,因為太多人會因為網上的片面信息給帶偏。
其并呼吁其他被造謠的車主勇敢為小米發生,因為“一個好的企業不應該受到大量的抹黑。”
評價一家企業的好壞要看經營狀況,看研發、看產品、看營收,等等;在筆者看來任何企業都沒有情懷理念上的好與壞,反之,強調這一點不過是用民粹營銷的手段來壓制競爭對手罷了。建議小米汽車用戶與粉絲不要涉足這一話題,因其只有階段性的作用,反噬效果會很快的出現。
但是小米汽車乃至于小米集團所遭遇的持續的網絡暴力已然是客觀事實。
在小米汽車產品或相關資訊的所有類型的話題和內容中,評論區里已經大量充斥惡性評價、誤導解讀,甚至是謾罵詛咒式的人身攻擊;這不是正常的網友會做的事情,100%是受雇于第三方網絡水軍公司或者間接受雇于某些汽車制造企業的集群賬號才會去輸出的內容。
僅從產品而言,小米品牌的兩臺量產純電動汽車并無特殊之處。
也就是想要找到產品亮點和不足都是可以找到的,可是客觀上并沒有缺陷;高性能、智能化等產品特征是整個電動汽車產品都具備的,不能否認電動汽車產品有很大的優化空間,然而不能讓小米汽車去承擔這一切,否則就是蓄意的惡性競爭了。
小米汽車應當對相關動態有所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