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800V高壓架構,純電續航里程超800V,還有城區領航輔助駕駛?很難想象這是一輛20多萬的奔馳純電轎車的配置。
這也不是我們戴“有色眼鏡”,主要是一開始奔馳它沒給人留下好印象,用“油改電”平臺+不成熟的三電系統與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系統組一臺車,完事了貼標賣你60萬(19年奔馳EQC價格:57.98萬-62.28萬元)。所以,真當奔馳“浪子回頭”把惡補技術后的新車擺在大家面前時,還真有點吃驚。
奔馳CLA EV的設計有別于燃油版車型,第一印象就是“燈”更多了,貫穿式的星環燈和兩側的多邊形大燈組外加車頭正中的三叉星輝樣式燈組,以及會發光的Logo,看起來blingbling閃閃發光。至于說好不好看,你們評論區去爭論。
尺寸方面,奔馳CLA EV的長寬高分別為4763/1836/1471mm,軸距為2830,對比燃油版的CLA AMG大了一圈(4692*1834*1408mm),再加上純電平臺長軸距的設定,可以說CLA EV的內部空間預計不會差。
側面造型還是優雅的溜背設定,這也是為了風阻系數考慮,0.21Cd的數據堪比新款Model 3;不過,平推式隱藏式門把手個人認為不如半機械式門把手更實用。車尾采用貫穿式尾燈,也是奔馳標志性的設計,就側后45度視角,奔馳CLA EV的姿態還是蠻不錯的。
奔馳CLA EV的內飾是熟悉又模式,熟悉的是渦扇式空調出風口、方向盤樣式以及懷擋、車門位置的座椅功能調節按摩。陌生的是橫貫整個中控臺的三塊大屏幕,從左到右分別是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14.6英寸中控大屏、14英寸副駕娛樂屏。有趣的是,液晶儀表還模擬了傳統儀表盤做了兩個表盤。
全新的MB.OS操作系統,并非先前MBUX的升級版,而是一個全新自主研發的系統,以高通驍龍8295芯片為基石,重構了整車電子電氣架構、智能交互邏輯與功能拓展能力。用大白話來講,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覆蓋“智能輔助駕駛、座艙、交互”三大場景,并引入了豆包AI大模型和奔馳虛擬助手,支持可見即可說、多音區交互、全場景打斷等功能。
輔助駕駛功能層面,奔馳CLA EV依托Momenta的深度賦能,實現了從基礎輔助到全場景賦能,基于 Momenta 飛輪大模型打造 “端到端” 算法。輔助駕駛功能覆蓋高速、城區、泊車三大場景,可實現車位到車位輔助駕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帶城區NOA的版本僅限于中配、頂配車型,入門版 300 L超長續航版需要加錢選裝城區NOA。
空間部分,基于尺寸的加長,CLA EV的后排空間明顯比燃油版大許多。并且,為了改變消費者對CLA的固有印象,奔馳還將CLA EV后排座墊長度增加10mm,這樣一來能提升后排乘坐體驗。
奔馳CLA EV的后備箱常規容積是405升,后排座椅支持40:20:40比例放倒,放倒后能提供一個1100 升的空間,可用來裝載大件物品,如兩輛折疊自行車、全套露營裝備等。這還不算完,奔馳CLA EV還給到了一個101升的前備箱,可輕松容納3~4個登機箱大小的隨身行李。箱內預留 12V 電源接口,可連接車載冰箱或充氣泵,進一步拓展使用場景。
三電方面,全新的MMA架構賦予了奔馳CLA EV足夠搶眼的數據,800V高壓架構這是其一。其二就是電池方面,全系標配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容量89kWh,CLTC純電續航高達866km。其三就是2檔變速箱的使用,使其綜合效率高達93%,減少了電能損耗,外加0.21Cd的低風阻,能耗低至10.9kWh/100km,能耗堪比特斯拉。
在上市前,官方還做了一個測試,在全程恒速120km/h時速下,奔馳CLA EV的純電續航里程為572公里,如果換成城區,預計能達到700km以上。放眼同價位市場,能達到800km續航的也就極氪007、小米SU7等選手。不過話說回來,這車主要競爭對手還是特斯拉Model 3。
畢竟,國內的極氪007、小米SU7、小鵬P7等車型,跟CLA EV一比,多少“有點以大欺小”。但若是從智能層面來看,奔馳CLA EV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而這也就體現出了合資/豪華品牌目前的決心,想通過惡補智能化來彌補差距,并用品牌價值來進行錯位競爭。那么,問題來了,看了奔馳CLA EV你還當它是“雜牌”嗎?
